作者:
发布时间:
2016
-
12
-
21
点击次数:
143
日前,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》指出,去年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.8万亿元,占gdp比率为16%,而发达国家普遍低于10%。此外,据相关机构测算,美国货车每天平均有效行驶里程是1000公里,而中国货车每天平均有效行驶里程只有300公里。据初步统计,目前,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公路运输车辆空驶率高达39%,成为汽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公路物流占到货运总量的70%以上,车辆空驶率偏高,对环境、能耗、交通基础设施等的负面影响巨大。服务业超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,对物流产业功能提出新的要求。物流业面临从传统的低门槛、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依托高科技、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蜕变过程,这也是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。a物流业改革的出路与难点“目前,我们的铁路、公路、水运的货运量全球第一,快递量目前也全球第一。但从全球来看,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落后于发达国家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指出,问题的关键是,物流资源没有很好地互联互通,没有很好地社会协同,更难说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,“未来物流业的建设,就是要改变分散、分裂、分割的状态,实现共利、共赢、共享的发展新格局。”当前物流行业仍然存在市场环境差、市场化程度低、仓储发展不足、基础设施落后等结构性矛盾,对我国经济和生产方式实现转型形成了挑战,同时,如何打破政策性桎梏也成为物流业带动经济发展突破的重要瓶颈。多年来,我国物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,2001年至2010年,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达23%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,社会物流需求增长出现拐点,增速持续回落,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回落至5.8%。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放缓,有效物流需求不足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。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“小、散、乱、差”——“小”,经营主体规模小、数量多,全国公路物流企业有750多万户,平均每户仅拥有货车15辆;“散”...